“活化”历史建筑广州最缺“意识”

  去年6月10日晚,仅靠一纸“缓拆令”保命的民国建筑金陵台、妙高台,一夜之间被开发商夷为平地。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广州人。此后,广州加快了保护历史建筑的步伐,去年12月6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历史建筑(第一批)推荐名单》,300余处建筑将成为广州市首批历史建筑。

  香港比广州更早开始保护历史建筑,1444幢历史建筑的家底清清楚楚,并有很多成功活化的案例。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文保专家汤国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州活化历史建筑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香港经验非常值得广州借鉴。他保守估计广州应有上万幢历史建筑,希望公布首批历史建筑后,尽快推动历史建筑的活化工程。

  如何定义

  不一定非要划30年

  记者:“历史建筑”的定义一直有争议,人们还常常混淆文物和历史建筑。你也是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在评定一个建筑物是否为历史建筑时,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汤国华:2014年2月1日颁布实施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对历史建筑有一个定义,规定为建成30年以上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有某方面价值的可以算作历史建筑,后面又有一条补充条款,说不够30年,满足某方面条件也可以。

  但我觉得划定30年的线没有必要,不科学。国家对历史建筑的界定,也没有年限要求。国际上,一般是要100年,最少50年,但它不叫历史建筑,而是叫文化遗产、或者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最强调的应该是社会价值,一是社会公众认为这个建筑对于自己的城市是有用的,而是建立了凝聚了城市里大家共同的记忆。比如说骑楼,大家小时候都在里面长大。

  刚刚起步

  历史建筑名单为何“难产”

  记者:2009年,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公布了全港1444幢历史建筑,并确定每幢建筑的评级。如果要统计的话,你估计广州会有多少幢历史建筑?

  汤国华:香港的面积只有广州的七分之一,就已经有1444幢历史建筑,再加上广州的历史比香港悠久,我保守估计,广州起码应该有一万幢历史建筑。但广州现在连第一批300多处历史建筑的名单尚没有公布。

  记者:难产是因为广州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量太大吗?

  汤国华:普查量不大,毕竟我们已经有过五次地毯式的全国文物普查,问题在于它不是都登记了。有时候,碰到私人的宅子,业主反对登记,可能就没有登记。

  事实上,广州首批300多处历史建筑也不是普查出来的,而是按照以前规划局里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名录,再加上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一些建筑。难产主要是涉及一些规划上的经济利益,比如确定了某个建筑为历史建筑,那它可能拆不了了,影响到某一地块的发展。

  香港从1996年至2000年间,进行了一次全港历史建筑普查,当时记录了大约8800幢建筑物,然后从中挑选了1000多幢文物价值较高的建筑物进行深入调查。2009年,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公布了全港1444幢历史建筑,并确定每幢建筑的评级。香港的历史建筑分为三级。每幢建筑在哪里,要保护到什么程度,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我们处在起步阶段,以后的路还非常漫长。

  保护困境

  太商业化平民难接受

  记者:提起历史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人们大多会想起上海的新天地和北京的798,前者是上海旧民居的代表石库门里弄改造而成的新型商业区,后者则是由建国后大片苏联式产业建筑打造而成的时尚文化区。广州历史建筑的资源这么丰富,为什么没能出现这样的模式?

  汤国华:这种做法,我们也有,比如太古仓。但我们毕竟外地人比较少,外国人也少,再加上宣传不够,知名度就不如人家。比如,上海新天地,很多外国人去,也是高消费。本地人很难去那里,一般是旅游去看一下,凳子不可以坐,坐要收钱的。其实,这种也不是非常好,一般市民享受不了,太商业化了。

  历史建筑活化得好不好,要看它的社会价值,对建筑所在的社区有没有好处。比如,香港旧大澳警署,现在活化为一家四星级的酒店,解决了一些当地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把年轻人留在了岛内,也带旺了旅游业。另外,这个酒店业属于非牟利机构,它赚了钱,不会移走,将来会回馈大澳。

  成功案例

  “活化”北京路联合书店

  记者:广州目前保护历史建筑的现状如何?有没有活化的成功案例?

  汤国华:对现状,我还是比较担忧的,虽然我们出了一个《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但是我们订的历史建筑标准太高了,而且没有强调怎样把它活化。历史建筑跟文物不同,文物是静态保护,可能要封藏起来;历史建筑是动态保护,在历史中发展。历史建筑任由其破败,或者空置,就没有了意义。

  广州活化的案例做得比较好的只有一个,就是北京路的联合书店。北京路联合书店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在内地全资投资的第一家书店,2009年开业。香港业主把香港的做法带过来了,尽量修旧如旧,又符合现代人对购书环境的要求,比如加装了电梯,有空调。这家书店开业后,已经被评为越秀区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一个案例是北京路225号,某服装品牌的概念会所。这也是一个私人物业,改为商业用途虽然无可非议,但在修葺的过程中,对外立面做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统一漆成橙红色,它原来不是这个颜色。这个颜色非常突出,跟周围的骑楼建筑都不相称。

  活化历史建筑要遵循最少干预原则和可逆原则,哪些可以改动,哪些要保护要分清。怎么算活化得好?其实,对建筑损害最少就算是活化最好的。不要加太重的东西,比如安装太重的窗户。也不能有太多人,会对建筑造成破坏,还不能有明火。

  借鉴经验

  历史建筑是“资产”而非烧钱

  记者:您作为岭南建筑专家,曾多次被香港邀请参与法定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育。您觉得香港保育和活化历史建筑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广州借鉴?

  汤国华:你们昨天报道里提到的香港启示那几点都是对的,一是分级保护,香港历史建筑细分为一、二、三级,有不同的保护要求;二是政府寻求与非牟利机构合作来活化历史建筑,这个做法很好,但目前广州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缺少这方面的准备。三是要发挥历史建筑的社会价值。香港特别强调这个。比如香港的蓝屋活化,本来已经旧得不能住人了,政府统一收购过来,活化后有餐厅,有展览,也有人租住。租金是象征性的,还要求来住的人要当义务讲解员。香港的法定古迹都有经过培训的人来做义务导赏,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公众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

  广州懂文物的人很少,经常要修葺文物或历史建筑,找不到专业团队。香港有个建造业协会,政府就把培养建筑行业的技术工人权利交给他。香港各个工种都有上岗证,非常规范,有专门的文物修葺培训。

  另外,香港有个古物古迹咨询委员会,成员的范围很广,不光有规划师、建筑师,还有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和义工等。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来评判一幢历史建筑,帮助它找到最佳的用途。

  记者:目前,广州活化历史建筑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你觉得我们是缺钱?缺人?还是缺少创意?

  汤国华:都缺!最缺的是意识,不知道怎样理解历史建筑的价值,它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怎么样利用它,这方面的研究太少了。有人以为保护历史建筑,是要烧钱的,而且会阻碍经济发展。

  第二个缺人,真正能够从事这行的非常少。你看看我们的高等院校,历史建筑保护这门课,高等院校里面有这门课的也只有建筑系,还是选修课。到研究生阶段,才有历史建筑保护这个方向。

  第三是缺钱。广州一年的文物修缮基金才6000万元,历史建筑还没有专门的基金。你看香港,但是一栋早期公屋美荷楼的活化,政府就投了2.2亿港元。

  我们缺有心人,缺有钱人。如果把有钱人同时也是有心人就好了。